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析如何搞好施工项目管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7 17:52:31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摘 要:文中对如何搞好施工项目管理进行了分析。

  1、 配备高素质的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对项目能否很好完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选好项目经理十分重要,特别是项目经理素质至关重要,可以说,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灵魂,项目经理水平的高低决定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所以,我们要求项目经理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

  我们通常讲,项目经理是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因此,要加强对项目经理的培训和选拔工作,使更多的优秀项目经理脱颖而出。

  2 、组建高效率的项目经理部

  项目管理好不好,除了项目经理以外,还决定于项目部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项目部管理人员是由企业有关职能部门派出,并进行业务指导,受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这些管理人员既要有素质高,又能相互协调,使项目部成为施工项目管理的强有力的管理班子,因此,项目经理在选配项目部班子时一定要做好选人的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项目班子中,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是关键人物,一定要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3 、编好施工预案,配备好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

  3.1 对合同进行评审。了解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工期的要求,根据工程特点,针对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重点和技术复杂部位问题做好施工预案。

  3.2 按照工程量大小和工期要求配备好所需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

  4、 搞好设计变更及其签证

  施工前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期间(包括图纸会审时)发现施工设计图纸上有“错、漏、碰、缺”等问题时,要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前提出修改意见;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图纸的问题以及建设单位提出涉及到改变用途的、功能的,也要事先提出来并应得到设计单位签认;坚持工地例会制度,对在会上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文字记录,以文字为准。

  5、 搞好“四大控制”

  “四大控制”,实际上就是将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应用于“四大控制”过程中。控制的过程就是PDCA循环过程。

  5.1 搞好进度控制 项目进度计划制订以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对比、分析、调整,以确保项目进度计划总目标得以实现。

  5.1.1 编制工程进度计划 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的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同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和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

  5.1.2 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 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有余地。

  5.1.3 实施动态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又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计划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因此,不能认为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后就可一劳永逸。在实施过程中对实施情况不断进行跟踪检查,收集有关实际进度的信息,比较和分析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偏差,找出偏差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确定调整措施。因此,项目管理人员要现场巡视,及时发现施工中制约工期的问题,及时研究找出原因,果断采取措施。

  5.1.4 材料要保证供应 甲供和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材料要保证供应,项目部要及时做好材料进场检验。甲供和施工单位自己采购材料,在规格、品种、质量和数量上都要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要求,不要因为材料问题而影响工程进度,或因材料质量问题造成返工。

  5.2 搞好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并代表着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5.2.1 控制人工费用 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