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岩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及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2-21 21:06:05

  摘 要:岩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以其性能优良、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等优点受到了重视。文章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针对岩沥青混凝土的施工相关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沥青混合料运输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摊铺及沥青混合料摊铺技术进行阐述,并从原材料、沥青混合料、施工现场等几方面提出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国内背景

  近年来,随着交通流的不断增加,我国部分沥青路面通车不久就出现了严重的早期破坏,如车辙、水损害、裂缝、坑槽、拥包等。使用好的沥青材料有助于解决或缓和高速公路路面的早期病害问题,近年来,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岩沥青,以其技术性能优良、施工简便、经济合理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其应用技术的研究滞后,目前在我国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中尚未获得广泛应用。因此,本文依托岩沥青路面加铺工程试验项目,总结岩沥青在路面加铺工程中的施工及质量控制方法,为岩沥青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二、岩沥青混凝土的施工

  (一)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1. 机械要求

  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合楼。在大规模施工的情况下,要求拌合楼配置三个以上独立称量装置的粉仓,分别储存矿粉、抗剥落剂及岩沥青;在小规模施工的情况下,可考虑在拌和锅设投料口,由人工投料,此法计量精度不高且安全隐患较大,一般不予推荐使用。本工程采用第一种方法施工。

  2.生产工艺控制

  首先,将岩沥青粉单独储存在粉罐中,根据拌和楼每盘混凝土的质量及配比,准确称量所需的岩沥青,与矿粉、水泥同时投入;然后,加入搅拌缸后,干拌约5s,以保证岩沥青与集料均匀混合;最后,当集料与岩沥青混合均匀后,加入基质沥青拌和,拌和时间与一般的沥青混凝土拌和时间相同,约45s。

  (二)沥青混合料运输技术要求

  1.沥青混合料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车辆每小时运力必须大于拌和楼生产能力。

  2.运输车辆的车厢要清洁,不含基质沥青、化学物质、原油等严重影响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产品质量的残余物。

  3.装第一车混合料前,应将清洁、光滑的车厢底板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以防混合料与底板粘结。

  4.从贮料仓装料时,料车应采取前、后、中方式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现象。

  5.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侯卸料的车不宜少于5辆。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下,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时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6.混合料运到摊铺现场温度,沥青混合料不低于165℃。为保证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将运料车覆盖蓬布以保温、防雨、防污染。做到每小时对到场的沥青混凝土进行温度检测至少一次,如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低于140℃或高于170℃时,应及时通知拌和场调温。对高于180℃的沥青混合料废弃使用。

  (三) 沥青混合料摊铺

  1.下面层摊铺高程采用两侧挂基准钢丝引导线方式控制,上面层同样采用自动找平基准梁控制。

  2.摊铺机就位,由专人将自动找平传感器置于基准钢丝(或平衡基准梁)上调平,摊铺机熨平板下垫两块厚度与混合料松铺厚一致木板,调整横坡。

  3.熨平板预热不少于15min,确保开始摊铺时摊铺层混合料不出现拉槽和麻面现象。调整好熨平板仰角,夯锤的振幅、频率。

  4.由专人指挥料车将混合料卸入摊铺机料仓内,调整料仓刮料板速度,将料均匀输入摊铺室内,螺旋布料器匀速的将摊铺室混合料向两端输送,让混合料至少将螺旋布料器埋入三分之二以上,才可开始摊铺。

  5.摊铺开始时,以1m/min速度摊铺。摊铺正常后,摊铺机保持3-5m/min速度连续不断地均匀摊铺,以保证摊铺的平整度。

  6.摊铺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摊铺机的收斗次数,以两至三车料收一次斗为宜,且注意收斗时不要将摊铺机喂料斗里的料全部摊完,避免粗骨料集中摊铺,造成路面离析。

  7.摊铺时配备专职质检员对混合料的温度、松铺厚度,接头平整度等进行跟踪式控制。

  (四)沥青混合料摊铺

  1.沥青混合料的初压控制:

  ①初压应采用10T以上钢轮压路机紧跟在混合料摊铺后3~4m进行,初压速度不应控制超过2.5km/h,并注意避免产生推移、开裂。初压混合料温度控制在150℃以上。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