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信息化的项目成本管理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工程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1 10:26:15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查明原因,控制成本支出。同时由于数据的实时,公司领导及各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成本控制更加透明清晰。

  五、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一)准确、实时的项目成本核算信息的共享,从根本上消除了各业务部门的“隔离”,财务部门不但能了解项目成本产生的全部过程,而且伴随着各相关业务部门的每一个作业,财务都有相应的反应。如材料部门在记录一笔材料出库、退库的同时,财务也得到了这个信息,并将相应的材料费用计入实际成本;经营部门对分包商每完成一笔结算,财务就产生相应的应付款,等等。可以看出正是这种成本数据信息的通畅、透明,才保障了项目成本的准确、实时成本核算才成为可能。

  (二)权责明确的过程控制通过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成本费用报表,可以很方便地帮助项目部进行目标成本分解,可依实际情况将目标成本明晰地划分为“可控”及“不可控”部分,对“不可控”部分成本的盈亏项目部能说明盈亏的原因,对“可控”部分成本进行进一步的权责划分,将其落实到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实时利用通用软件(EXCEL)对其发生成本进行计算、数据归集、分析,并对其进行跟踪,使得成本的过程控制“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配合项目部相关成本管理制度使“成本谁都负责,谁又都不负责”这个局面得以彻底改观。

  (三)动态的“盈亏分析”项目管理者关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到底是盈了还是亏了,盈了———盈了多少,亏了———亏了多少,这在过去往往谁也说不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项目施工环境的“动态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多种不确定因素存在,比如:台风导致工期延误,增加窝工费;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变化;班组操作失误导致返工,增加材料投入、延误工期;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工伤赔偿等。因此工程的盈亏无法从投标时就做到完整的分析,需要动态分析。成本数据的信息化,数据报表的完整和细化,及统计分析的及时,可以保证项目盈亏的动态分析,使项目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控。

  六、前瞻

  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已越来越被施工企业所重视,但仅靠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进行实时数据报表和部门信息共享并处理分析,相比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管控(P3),劣势明显,数据处理的速度、整理的繁琐性、分析的科学性都将落后。但一次性投入的费用确很少,可利用现有的公司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进行一般性的信息化管控,而且相比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其优势明显。

  因此在与分公司领导讨论后,在接下来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比如天都城天禧苑A区项目)进行成本信息化管理的尝试,结合原有的成本管控制度,制定符合信息化管理的完整的责任制度;制作详细的费用数据报表;开设项目(分公司)信箱;配合公司职能部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工程结束、决算完成后,进行项目全过程的数据分析,总结其成本控制的成果,定量分析项目盈亏的具体原因并反馈决策层。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