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不规则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6 21:03:12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力特性所产生的共振效应,但在设计中仍然把地震惯性力按照静力来对待,所以反应谱理论只是一种准动力理论;

  ②地震动的三要素是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在制作反应谱过程中只考虑了地震动的前两个要素--振幅和频谱,未能反映地震动持续时间对结构破坏程度的重要影响;

  ③反应谱是根据弹性结构地震反应绘制的,只能笼统地给出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的结构整体最大地震反应,不能给出结构地震反应的全过程,更不能给出地震过程中各构件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的内力和变形状态,因而也就无法找出结构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弥补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不足,是我们在未来工作中需要研究、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4 结语

  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以往大量的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对不同地震波的反应差别很大,致使计算结果,即弹塑性位移和内力值相差数倍甚至十几倍之多。为充分估计结构在未来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反应,以确保结构的安全,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高层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有必要选取四条典型的具有不同特性的实际强震记录或人工地震波作为设计用地震波,分别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反应计算,然后取其平均值或最大值作为构件截面设计的依据。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