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地形三维可视化在川藏公路典型路段中的应用
作者:曾钱帮 刘…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9 19:53:1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4 研究区地形图矢量数字化与DEM数据获取

  为对研究区地形的三维显示,需准备好矢量化的地形底图,即从地形图上获取研究区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从地图上采集DEM通常有两种 方法 :手扶跟踪 方法 和地形图扫描矢量化 方法 [3]。由于手扶跟踪 方法 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所采用的数据精度难以保证(特别是遇到线划稠密地区,几乎无法进行)等固有缺点,采用该 方法 来完成大面积DEM数据的采集任务是不现实的。

  随着高性能 计算 机的 发展 、扫描技术的成熟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 发展 和 应用 , 目前 利用地图扫描后的数字图像,进行DEM数据采集的技术已基本成熟,相应的软件也不断涌现。 目前 ,它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手扶跟踪数字化方式,成为DEM和其他GIS数据采集的主导 方法 。研究区DEM数据的获取就是采用地图扫描矢量化 方法 ,其原理和主要过程[4]如图1所示。

  5 研究 区三维地形可视化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研究区地形图分幅接图表(据 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1983年第一版,1:10万地形图)示意如下(图2),图中曲线代表川藏公路。

  本次工作截取地形图中公路两侧的带状区域进行矢量化,经过数字化的地形图幅和地质图幅包括:六个路段公路沿线带状区域的地形图,它们是松宗、波密县、加萨热区、通麦、鲁郎乡、林芝县;波密地质图(据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通麦幅、波密幅 (附图2张),1994)中的断层带展布。输出的DEM数据总量达187,061个数据点,大地坐标数据(包括道路和断层的大地坐标)有1524个数据点。

  错高易贡通麦倾多区康玉区八宿县

  八一新村鲁郎乡加萨热区波密县松宗仲沙公社

  林芝县红旗区邦辛格当密密然乌

  

  通过编制程序,能够显示研究区六个路段的三维地形、公路展线和波密路段的断层带分布情况,而且能够在三维地形场景中实时浏览。以图9的波密路段为代表,图中显示了波密路段的三维地形,公路展线和断层带发育情况,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有几条断层就从公路附近不远的地方通过。运用研究区分路段的地形三维可视化叠加断层,能够对川藏公路沿线地形和断层发育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地质灾害的发育和发生与地形地貌和构造运动(主要是断裂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研究区公路沿线的地形三维可视化的工程地质意义在于:

  (1) 为进一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形之上的岩性构造等叠加 分析 和地质灾害的工程地质分区研究提供了三维数字地形图底图;

  (2) 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和 发展 ,都依赖于特定的 自然 环境,其中地形地貌条件和构造地质条件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 影响 因素之一,公路沿线的地形切割强烈、山坡陡峻、高差显著和断层带发育等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积极作用的特点能够在三维地形场景中得到良好的反映;

  (3) 公路和铁路的选线,以及沿线桥梁、道班、车站等工程设施的布置,都明显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川藏公路典型路段的三维地形可视化工作为川藏铁路的选线、绕避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开凿铁路隧道的位置选择等无疑会有一定的 参考 价值。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