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谈筑路设备维修的经济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23 18:14:5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摘 要:利用经济学原理,对设备的维修工作进行效益分析。

  我们知道,设备维修工作在整个设备管理工作中占有很大比 重,怎样保证筑路机械设备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怎样促进企 业优化设备资源配置,提高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对维修的经济分 析就显得非常重要,设备在什么时候需要更新而不是大修?下面, 我浅谈一下对设备维修的经济分析。

  设备维修的经济分析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a)设备大修经济界限的计算。

  b)最佳预防维修工作量的确定。

  下面我们就以上两个问题具体分析:

  1 设备大修经济界限的确定

  我们知道,设备维修是设备有形损耗的一次全面性补偿。一 般来说,修理作业的劳动生产率要比从事批量生产整机的厂家的 生产率低的多,并且零部件的销售价格往往高出整机销售价格的 几倍乃至十几倍,甚至个别型号较老的机械零配件经销商奇货可 居,使价格远远脱离了该零件生产的实际价格。在以上因素的作 用下,为什么大修工作还能存在?

  我们说一般设备在有形磨损后,我们可以把设备零部件分为 三个类型:

  A:由于损坏严重,已失去修复价值,必须给予更换的零部 件。

  B:可以修复的零部件,这类零件只要稍加修复即可投入使 用。

  C:可以继续使用的零部件。

  根据大量的数据调查表明,在大修时(B+C)/(A+B+C)的平均 值大约在2/3-4/5之间,同时A类零部件往往是低值易耗件,所以 按价值计算,其比值还会进一步提高。这就是为什么设备在使用 前中期大修在经济上能够成立的理由。但是,反复无休止的大修 能否在经济上站住脚呢?笔者认为在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今 天这种行为并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这是因为:

  ①随着耐用周期长的基础件、关键件的逐渐老化,导致大 修费用逐渐提高。 在一定的期限后,将会出现维修成本的跳跃性增加。

  ②随着设备维修费用的增加,该设备的能耗也将日益增 加,该设备的生产性能也将日益降低,甚至出现维修成本持平甚 至超过该设备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情况。

  ③以恢复原有设备性能为目标的大修多次循环将严重阻碍技术进 步,使企业的装备水平日益失去先进性。

  ④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批庞大而又落后的修理行业。

  基于上述原因,对设备的大修从经济学上分析,应该有一个极 值。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一个话题:怎样界定设备大修的界限?当一 个企业面临大修任务时,不外乎以下四种选择:A)大修留用;B)同型设 备更新;C)技术先进的新型设备替换;D)结合大修进行技术改造,使原 机获得新的性能。

  以上四种比较中我们判断的标准仍然是经济效益。只要任何一种 的经济效益高于大修留用。那么大修在经济上就站不住脚。

  从长远上看,设备的使用年限基本上包含一次大修和两个大修周 期为宜。因为一台设备允许的大修次数是有限的。所以企业在安排大 修计划时最好进行一次经济分析论证,至少在第二次大修前进行这项 工作,这样就可避免盲目大修在经济上得不偿失。

  对于大修界限的计算,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不仅大修周期发生变 化,而且每次大修的时间间隔以及设备每次大修的技术性能都在发生 变化,为了准确的描述大修经济界限,在这里先作几项假设:

  ①假设新机到第一次大修时间间隔比标准大修间隔长20%-30%, 第三次起每次缩短10%左右。

  ②假设第一次大修配件费用为定额的85%,自第三次以后每次比 定额增加15%。

  ③假定每个大修间隔的年运行维持费在周期内是等效的不同周期 内的维持费作适当增长。以第二个大修周期为准,第一个按80%计,自第三个起每次递增10%-15%。

  ④假定每次大修费用在按规定将配件费用调整后,再乘以1.13 的系数,作为超定额范围换件的加价因素。

  以上是仅仅为了可以利用定额资料而进行的假设。如分析人 员拥有本企业的累计统计整理数据,应使用本企业的自有数据,使 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以n为分期研究期且n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