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1世纪的给水工程管理应该朝向于发展新的水质保障思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9 16:55:58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ArticleInput

湿地,提供农业再生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收获优质高产的芦苇。现在的问题是,人们还没完全讲清生物处理法的原理,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法也没有真正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法与生物污水处理法相混同,认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法是生物式处理。当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法中肯定包含着生物处理,但人工湿地处理法本身不可能完全是生物处理。目前人们从整体上还搞不清楚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法中所包含的机制和一般原理。

  大家知道,生物处理中用菌胶团氧化分解有机物,吸附了许多杂质以后,颜色变深,看不到细菌单体,不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像一团烂泥似的,然后通过技术措施使之沉降,再新生胶团,实现新一轮循环。人工湿地则不同,它是利用土壤与植物之间的一种合和作用,并使水参与其中,从而使植物与水土都得到本质上的改变和提高。这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法是从整体上入手来改变水质。其中的道理,不能用从水中去除哪些成份来简单说明和解释,也不能用生物化学工程原理来解释其中的机制或原理。

  现在人们已经明白,芦苇湿地示范工程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所有因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法中,存在着的是一种共生机制。我们认为这种共生机制,就是一种水土与植物两种阵性存在的相和成文,并且在保持成文的过程中,各自都得到整体改进,即植物得到了生长和成熟,水土也由最开始的被污染得到了恢复和再生。

  通过初步的研究,可以基本推断人工湿地法与生物处理法在原理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不能简单地认定人工湿地法就单纯靠的是一种生物化学工程原理来使水质得到提高。如果按着我们的说法搞清了人工湿地与生物处理的本质区别,或者说更进一步弄明白了人工湿地处理洁中所蕴含着的一般道理,那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以期对污水处理或水的再生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指导。这种工作,也许就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总之,本文紧密围绕解决水污染问题这个中心,从要根本超越净水工艺和净水思想的角度来谈水质保障思想及给水技术的根本发展问题。水工业工程技术的发展一定要从整体技术构架上进行创新,要在技术思想水平上根本提高,即不再进行“从上到下”的总体优化问题,而代之以“由下至上”的自组织或智能行为。这种技术或工程思想不仅可以适应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工程需要,而且能够适应外在环境的复杂多变,如实现智能给水。人到时所要进行的是设计,是对整个技术构架的维持,而并非是如今这样的运行决策。如果达到此种工程技术境界,就可以完满实现水工业战略,即更好地进行水质保障,为人体的健康,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靠地服务。

  参考文献

  [11傅涛,水工业的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哈尔滨建筑大学博士论文,1999.3

  [2]聂梅生,中国2000年水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部科技司,1996

  [3]钟淳昌、任鹤云,中国城市给水工程的发展方向,给水排水,V01.20,No.6,1994

  [4]刘灿生、费霞丽、高欣忠,我国水厂自控技术的发展趋势,给水排水,V01.24,No.1,1998

  [5]SusanK.Booth etal,JOURNAL AWWA,May 1999,V0l.91,No.5,pp42—50

  [6l李圭白、李星,污染源治理与饮用水除污染并重,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V01.29,No.5,1996

  [7]王占生,非危言耸听 应见微知著,给水排水,V01.24,No.6,1998

  [8]赵璇、吴天宝、叶裕才,我国饮用水源的重金属污染及治理技术深化问题,给水排水,V01.24,No.l0,1998

  [9]钟淳昌,我国城市给水近年来几个倾向性问题,给水排水,V01.24,No.2,1998

  [10]许保玖,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1]张悦,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对策,给水排水,V01.24,No.1,1998

上一页  [1] [2] [3] [4]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